顯示具有 烘豆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烘豆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8/12/15

軟體程式碼

【8分53秒升到 173 度,火力 100%,風門 15%】

最近烘豆都是給自己喝,所以久久才烘豆一次,
每次烘個四包,可以給自己喝一個多月。

也許是因為太久沒用,最近我的烘豆機外掛有時會出現問題導致整個系統當掉,
導致烘豆過程被中止而要馬上切到手動模式(還好當時有留手動模式)。

2015/10/07

烘豆機改造 - 6, 風門 -2


與傻爸不同的是,我的排風口是裝在烘豆機的右前方,而不是正前方,
原因是前方要放下豆用的冷卻盤,如果開在前方,
要下豆要先把排風管拿掉,再放冷卻盤,步驟較多。

2015/09/19

烘豆機改造 - 6, 風門 -1

【模仿傻爸設計的抽風管】

改 Rotate Fun 300,傻爸的文章真的要認真看完,
可以省掉不少功,這一個排風管就是一個例子。

2014/11/14

溫度計安裝

【裝溫度計前,量測各區域的大小】

為了量測烘豆時的溫度,買了 K-type 的溫度計,並裝了 MAX 31855 來讀取溫度,
但是要把溫度計放在那邊,怎麼固定,一直困擾著我。

2014/09/27

烘豆機改造 - 5, 組裝

【我的烘豆機與外掛的合照】

在確定各零件可以正常運作後,買了一個機殼來進行組裝,
這樣在使用上可以穩固許多。組裝完成的外掛很不錯用,
幫他取一個名字叫 Roaster Plug-ins 901,簡稱 RPi901。
上圖是使用的圖片,讓小米行動電源來給 Raspberry Pi 電,
Raspberry Pi 來控制 RPi901,最後來由 RPi901來控制咖啡烘焙。

2014/08/27

烘豆機改造 - 4, 測試

【準備裝起來測試了,但固定感溫線的材料一直沒中意的】

之前的修改,重點都是放在開發一個烘豆機外掛,
讓這一個外掛可以控制電熱的強度,記錄環境與烘豆溫度等,
目前的軟體開發已先告一段落,四散的零件測試組合起來似乎可以運作,
可以控制 SSR,可以讀取各項環境資料,可以計時並存檔等,
接下來的工作是要找一個機殼,把他們組裝起來,以便於後續的使用。

2014/07/04

烘豆機改造 - 3, 操作介面

【弄了一個 20*4 的顯示器,不用接電腦就可以控制烘豆機】

還沒把之前的線路實際裝上 Rotate Fun 300 之前,又想到一個想做的東西,
就是可以連接一個顯示器,這顯示器可以用來顯示豆溫、
顯示目前烘焙的時間、以及各項關於烘豆的資訊,並能夠有簡單的操作介面。
如此一來,即使沒有連上電腦,也可以操作這個烘豆機外掛,
並透過顯示器來得知各項資訊。

2014/06/29

烘豆機改造 - 2, 加熱控制

【這次的目標,要能用旋鈕控制火力大小】

溫濕度的部份,因為我是買模組,感測 IC 都已經裝置在小板子上,
而且還有連接接頭,很快就可以把模組給裝上去。
寫個簡單的 Python code,整合 Adafruit 提供的 Sample code
可以讀到兩個溫度與一個濕度。

2014/06/22

烘豆機改造 - 1, 基本元件

【Raspberry Pi 樹莓派是最主要的控制器】

要加強烘豆機的功能,應該會分階段來完成,
第一個階段,是以收集資料與控制火力為主。
我需要一個微電腦負責所有的控制工作,還要讓我可以方便開發;
一個溫度感測器可以量烘豆時的高溫;
另一個感測器可以量測環境溫度與濕度;
還要有能夠設定與調節火力的裝置。

2014/06/15

Rotate Fun 300

【比我想像中再小一些的烘豆機】

烘豆機到手了,在我下單的隔天就收到了,
沒有開箱文拍照,直接就拆了。
裡面除了烘豆機外,還包括了說明書、溫度計、白手套、和一隻毛刷。

2014/06/08

選擇烘豆機

【找一台處理你們生豆的機器】

其實喝咖啡沒很久,不該這麼快開始烘豆的,
但是真的手癢,忍不了多久,還是下手了。